生命禮儀

高雄生命禮儀

苓雅區生命禮儀

前鎮區生命禮儀
禮儀公司

首頁 > >鬼月真相大解析,在歷史上根本沒有鬼月的存在?



在台灣,農曆七月俗稱為「鬼月」,以民間習俗來說,此月份是陰間鬼魂回到人間接受後代子孫或大眾供養的月份,也因此許多人擔憂鬼魂來到陽間對我們造成一些人身安全等問題,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讓我一起來看看鬼月到底是怎麼來的!


從歷史角度來看鬼月的真實性!

在歷史的諸多文獻上,並沒有記載有鬼月的存在!你可能會懷疑,真的是這樣嗎?家家要告訴你,真的是如此!

有人曾用《禮記·王制篇》所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來解釋農曆七月鬼月的存在,但這並不正確,因為其中所指的七月而葬、五月而葬與三月而葬是指七個月、五個月、三個月,並非農曆七月份。而在歷史上,天子帝王駕崩後都有一整套隆重的喪葬禮儀,包含停柩位置、停柩時間長短、多久要將靈柩移至殯宮、何時要將靈柩從殯宮移至陵墓正式下葬都有其規範,因此,天子帝王完整的喪禮流程最少數月,甚至長達數年!而這當中又牽涉帝王陵墓的興建規模,影響時間長段,因此,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用此來解釋農曆七月為鬼月是不正確的!

而從傳統文獻與曆法中對於農曆七月又可稱為「巧月」或「瓜月」,也無「鬼月」的稱呼!東漢《四民月令》、南北朝《荊楚歲時記》清代以前的《萬有曆書》等重要曆書都沒記載任何有關於鬼月的資訊,從中便可推測過往並無鬼月的存在,也無所謂7月為不祥之月!


鬼月的出現,始於明朝,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台灣民俗文物館副館長顏榮豐說《黃紹年氏》記載元末明初時,軍師劉伯溫獻妙計,派人在民間散布謠言「7月是鬼月,天將降禍」,推測有可能是朱元璋是為了某些目的而做此計策,但在許多文獻中依然無正式的記載。

在看完歷史上探討後,我們再從宗教的觀點來看看「鬼月的存在」~



道教:中元節地官大帝赦罪,中元普渡的由來:

要從道教來看鬼月的存在就必須先從中元節來做開始,也就是所謂的中元普渡。中元普渡最初源自於上古時代,自古以來天子祭拜天界、地界、水界,代表尊敬天地三界的禮儀,從《儀禮·覲禮篇》中記載「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便可看出,在上古時期天子祭祀天地萬物。後來隨著結合道教的發展,而衍伸出所謂的三官大帝 ( 天官、地官、水官,俗稱三界公 ) 信仰,也就是俗稱的農曆正月初八拜天官賜福(上元節)、七月十五拜地官赦罪(中元節)、十月十五拜水官解厄(下元節)的儀式,而地官則是掌管地面一切事務,又主管赦罪一事,適逢農曆七月十五聖誕,因此,許多宮廟會在這天準備三珍海味普渡,祈請地官為鬼眾亡靈開恩赦罪,使在地府遭受刑罰而無法飲食之鬼魂,來至陽間接受信眾的佈施,才有普渡法會的存在。而對一般人來說,當天則是後代子孫祈求地官大帝來赦免祖先之罪,可以使祖先減緩在地府所受之刑罰,並回陽間家中接受子孫恭奉敬拜。也因此很有可能鬼月的存在則是源自於此,但這仍然不能說明鬼月的存在是與中元節有直接性的關聯,畢竟中元節並不能代表整個月份。


佛教:目蓮救母的故事與盂蘭盆節的由來:

釋迦牟尼佛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以神通能力到達餓鬼道,見母親身受餓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

相傳目犍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犍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犍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世尊表示目連雖已是神通第一,但個人的神通力不敵業力,因此必須依大福田力才能救拔,為此目連特別在洞穴外準備盥洗用品,等待結夏安居結束的修行羅漢使用盥洗,並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犍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註解 結夏安居:依漢傳佛教的制度,僧侶每逢雨季時,會集合在一起修行,為期三個月,結束日為七月十五,稱為佛歡喜日,而這三個月的修行稱為結夏安居。)

而佛教流傳至東土後,民間信仰者認為,目連輔佐地藏王菩薩,立志普救枉死城眾生,故各大地藏庵時常以目連尊者配祀。而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現今成為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做「盂蘭盆」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佛門弟子習慣稱為「吉祥月」或「孝道月」

在民間傳說中,唐太宗因魏徵斬涇河龍王後,龍王懷恨在心,每晚騷擾唐太宗無法入眠,遂找來秦叔寶及尉遲恭守房門(進而發展成日後的門神),有人兩人守門後唐太宗依然無法安然入眠,最後臥病在床,臥床時期唐太宗曾靈魂出竅遊歷地府,見到生活在地府裡的眾多冤魂紛紛向他訴說苦狀;而後當唐太宗還陽病癒後,下令舉國準備三牲祭拜孤魂野鬼,同時也在此時發展出紙錢,而當時唐太宗所舉辦之祭典便是「盂蘭盆會」。

從上述所記載之事,可看出不論佛教與道教皆有於農曆七月十五舉辦儀式的記載,不論是道教中元節地關赦罪普渡法會或是佛教盂蘭盆法會皆是以慈悲為懷渡化冥界眾生為主,但鬼月記載到底從何而來呢? 我們在繼續看下去~



佛道合一的台灣農曆七月由來:
從歷史與宗教民俗的角度來推敲,而「鬼月」存在,很可能是臺灣而後發展出來的習俗。原因是在台灣以外之相關文獻中,皆無記載鬼月的存在,而台灣屬於多元民族融合的體系,早期先民渡海來台時與殖民時期發生過許多的械鬥抗爭,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無人祭拜,因而產生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如:漳泉械鬥、原民與漢人的對立、抗荷清日等。或許是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仇恨,因此結合佛道七月的普渡法會與盂蘭盆法會來祭祀這些死難者。而在台灣所有記載資料中也無詳細記載鬼月的資料,因此,即有可能是因各地信眾相信神佛慈悲,為方便性於此月中則一日子來做祭祀,而產生整個月份都有人祭拜,也成為在此月份常常將這些無主孤魂或是亡靈請出祭祀,形成整個月份到處都有亡靈、無主孤魂出沒的情況,遂而形成「鬼月」的存在!

----------------------------------------------


 立即加入line@掌握好文不間斷,也請多加利用line@做意見反應及提供想閱讀的主題呦!

 
延伸閱讀:

農曆七月鬼門開! 但台灣的鬼門到底在哪裡?

  藏經閣-好文特區(寵愛自己/品味藝術/學習樂趣/關懷公益)

寵愛自己
運動、健康、養身、娛樂 生活、旅遊、美食、時尚、樂齡


品味藝術
藝術、文化、音樂、舞蹈、戲劇 繪畫、雕塑、工藝、攝影、文創設計 建築、玉器、書法


學習樂趣
產業、經濟、股市、房市、教育 數位、閱讀


關懷公益
環境、生態、環保、慈善、社區 樂齡、福利、治安


 
關心您的家人-好文專區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上一頁
PAGE TOP